去年以来,威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立足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聚焦制度规范、平台建设、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把握“准、优、实、精”四字诀,认真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持续优化政府采购领域营商环境,政府采购交易服务工作亮点纷呈。
一是“准”字当头,以制度引领流程规范。为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中心起草并印发《威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政府采购中心)采购文件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威公资交发〔2022〕5号),将受委托代理的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文件纳入市场公平竞争审查范围,系统梳理汇总采购文件编制中涉及资格条件、评审因素等环节中的21个风险点,列明审查标准和负面清单,项目负责人初审完成后由校审人与科室负责人进行二、三级审核,对存有异议的项目、采购金额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涉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或采购需求复杂的重难点项目,引入法律顾问或行业专家参与把关,为文件审查再上一道“保险”。各级审核贯穿采购文件编制全过程,采购文件接受社会监督。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建立,为采购文件内部审查提供了制度遵循,有效破除交易隐形壁垒、降低采购风险,推进政府采购项目快速有效开展。按照制度要求,2022年共开展63个代理政府采购项目的公平竞争审查,已初步建立起程序完备、运行有效的合法性审查机制,切实提高政府采购活动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
二是“优”字入手,以平台激发交易活力。拓展网上商城功能,开通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展厅,用于展示并销售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并从PC端升级到移动端,上线“齐鲁云采农副产品馆”小程序,自动同步产品价格、数量等信息,采购人可“扫码下单”,为支持特色农副产业发展提供新的便捷渠道。对接民政部门信息系统,部分社会团体组织等没有营业执照的供应商可通过在线核验行业证书完成入驻,简化入驻程序,提高入驻效率。新增高价待审核功能,健全价格监测机制,保障商品价格合理性。新增建筑业安全生产许可证自助核验功能、拓展议价功能范围至所有定点采购品目,统一超市竞价采购规则等等,功能的优化满足了交易主体多元化需求,提高交易便捷化水平。随着平台建设的完善,大大激发了各方交易主体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新活力。2022年,网上商城共成交订单7508笔,同比增长80.57%,成交金额9630.12万元,同比增长81.53%。
三是“实”字落地,以政策助力中小发展。中心贯彻落实《威海市财政局转发山东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知》,更新政府采购电子交易系统功能及采购文件模板,对中小企业实行“顶格”优惠。对符合规定的小微企业报价按最高优惠幅度(货物和服务项目为10%,工程项目为5%)予以扣除,用扣除后的价格参与评审。对于联合协议或者分包意向协议约定小微企业的合同份额占到合同总金额30%以上的,对联合体或者大中型企业的报价按最高优惠幅度(货物和服务项目为4%,工程项目为2%)给予扣除,用扣除后的价格参加评审。通过细化工作举措,提高政策适用水平,切实保障了中小企业发展政策落地生效,提升了企业的“幸福指数”。
四是“精”字引领,以专业提升交易质效。做好“有问必答”精服务,随着新政策出台以及新系统上线,接到的各类咨询电话不计其数,中心始终以采购人和供应商的需求为导向,一对一提供政策解读、答疑解惑等服务,解决交易主体实际问题。统筹岗位练兵精业务,参与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举行的技能竞赛,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培训演练和备考活动,在全省16支参赛队中斩获团体赛二等奖,个人赛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全面提升队伍的业务水平和交易服务保障能力。探路框架协议精实践,中心聚焦多频次、小额度的采购活动大胆探索,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车辆维修服务框架协议采购,总结实践经验,成功完成公务用车保险服务框架协议采购征集程序,目前入围供应商已开始第二阶段合同履行,有效解决以往协议供货、定点采购中存在的质次价高、“一家独大”等问题,提高政府采购项目绩效。推广异地评审精模式,依托“互联网+”常态化开展远程异地评审,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与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济南市、青岛市、烟台市、聊城市、滨州市及省外河南省新郑市、陕西省西安市、辽宁省大连市实现“纵横联合”,推动评审专家和场地资源跨地区共享共用,进一步规范评审行为,杜绝围串标可能,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